十五載一路宣講中國—東盟故事——第15屆“兩會”亮點和標志性成果系列報道之二
“東博會規(guī)模一年比一年大,成效一年比一年顯著,對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在媒體等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span>
“會期新聞媒體報道的影響力非常大,通過媒體的及時報道,讀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內(nèi)獲取東博會及有關中國—東盟合作的信息?!?/span>
……
談及東博會的宣傳報道,參加過歷屆東博會報道的媒體記者在接受采訪時紛紛如是點贊。
會于此,必有成。東博會自2004年舉辦以來,便遵從深化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使命,加強對外宣傳,增進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此同時,隨著東博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與東盟各國政要、新聞機構也越來越重視這一平臺,使其成為中外媒體傳遞中國—東盟合作共贏的聲音、講述“一帶一路”故事的重要平臺。
中外聚焦 吹響共襄盛舉號角
盛夏7月,隨著第15屆東博會會期的臨近,一場高規(guī)格的新聞發(fā)布會在中國北京如期舉行。2018年7月17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東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15周年暨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新聞發(fā)布會,向中外記者介紹了中國與東盟經(jīng)貿(mào)合作情況及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的亮點和籌備進展,開啟盛會前奏。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在會上表示,第15屆東博會將創(chuàng)新區(qū)域合作機制,增強高層對話平臺,推動中國—東盟戰(zhàn)略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延伸展會價值鏈,夯實專業(yè)合作平臺,促進中國—東盟經(jīng)貿(mào)合作取得新成果;進一步發(fā)揮“南寧渠道”作用,推動中國—東盟多領域交流提升到新水平。同時,中國商務部也誠摯邀請新聞界朋友屆時聚焦東博會,希望國內(nèi)外媒體記者繼續(xù)關心和支持中國—東盟區(qū)域合作發(fā)展。
從2004到2018年,15年來,東博會經(jīng)過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集政治外交、經(jīng)貿(mào)、人文于一體的全方位合作新模式,成為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的公認平臺、促進雙邊貿(mào)易投資便利化的有效載體、深化多領域合作的重要牽引。與此同時,國新辦作為中國最高的新聞機構也連續(xù)15年就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在全國同類型展會中,獲此殊榮的獨此一家,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和媒體對東博會這一平臺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以及東博會所樹立的品牌和形成的巨大影響力。
每一年,通過這一高規(guī)格的新聞發(fā)布會,國新辦作為溝通與傳播橋梁的媒體機構能就當下中國與東盟經(jīng)貿(mào)合作情況,以及東博會的亮點和籌備進展進行推介,吸引了中外媒體的高度關注,進而向世界傳遞出最新資訊。而東博會也得以更好地增強對外宣傳報道的功能,吹響共襄盛會的號角、奏響中國對外開放的樂章。
搭臺唱戲 傳遞合作共贏最強音
當今世界,國際金融危機陰云未散,中美貿(mào)易摩擦更是引發(fā)中國與東盟各國企業(yè)的擔憂。在此背景下,如何謀發(fā)展、促繁榮既是中國與東盟各國急需解決的緊迫課題,也成為時代賦予東博會的歷史使命。
東博會作為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的核心平臺,自創(chuàng)辦以來,不僅為彼此開展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活動提供便利,而且還擔當起向中外媒體傳遞中國—東盟合作共贏聲音的“使者”角色。每一屆東博會,除了會期前在國新辦舉辦新聞發(fā)布會以外,在會期還開展高層對話、組織中外要人高端專訪等對外宣傳活動和設立全媒體直播中心等傳播平臺,讓中外媒體得以全方位、立體化、多樣式地傳遞出中國—東盟合作的最強音,增進各國人民的了解互信,也給各國企業(yè)都吃下了一枚定心丸。
為了深度解讀東博會和中國—東盟合作,近年來東博會秘書處在東博會期間都組織國內(nèi)外主流媒體專訪中國與東盟國家以及特邀合作伙伴的政商界領袖人物、嘉賓,探討中國—東盟熱點問題和發(fā)展趨勢、傳遞各國的政策主張。
第14屆東博會期間,東博會秘書處還與《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攜手設立全媒體直播中心,圖文視頻直播東博會開幕式;精心制作H5動新聞,展開東博會“尋寶之旅”;充分發(fā)揮“廣西云”融媒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力量,全天候現(xiàn)場滾動直播會展熱況等,實時、快捷、權威地傳播東博會盛況,使其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使者和讓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
每年東博會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各路記者云集展會,形成東博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歷屆東博會期間均有兩百余家媒體、上千名記者聚集東博會舉辦地南寧,刊播的報道數(shù)以萬計。在與會報道媒體中包括東盟10國媒體、特邀合作伙伴媒體、區(qū)域外媒體和外國駐京媒體的媒體,東盟 10國和區(qū)域外媒體每年都有80家以上,超過100名記者參會報道。在中國同類型展會中是外媒參與報道最多的。中外主流媒體對歷屆東博會的盛況進行深入報道,通過各類媒介向全球廣泛傳送,東博會的形象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一個個精心捕捉的畫面、一段段精彩動人的故事通過一場場新聞直播報道得以跨語言、跨國界呈現(xiàn),既展示出中國—東盟合作“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美好畫面,同時也讓中國與東盟各國對彼此之間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及時,更加相知、相近、相親。
講好故事 東博會外宣跑出“加速度”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15周年、東博會創(chuàng)辦15周年,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2018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善弈者,謀勢?;赝袊倌陙淼陌l(fā)展,“對外開放”無疑是中國擁抱世界、實現(xiàn)華麗轉(zhuǎn)身的關鍵詞。而東博會作為面向全球開放的重要平臺,近年來也順應時勢發(fā)展,探索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新機制,在服務“10+1”的同時,率先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積極推動對“一帶一路”及沿線國家的宣傳。
從2017年起,東博會將“特邀貴賓國機制”改為“特邀合作伙伴機制”,并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哈薩克斯坦出任首個特邀合作伙伴、設置“一帶一路”展區(qū),首次實現(xiàn)了“一帶”與“一路”的有機銜接,實現(xiàn)了東博會服務“一帶一路”的新突破。在往屆東博會東盟國家媒體積極參與報道的基礎上,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等國家也派出記者參會報道。據(jù)統(tǒng)計,東盟及其他區(qū)域外國家媒體參會達83家、133名記者。
2018年1月17日,東博會秘書處首次在中國廣州舉辦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東博會專場推介會。東盟及區(qū)域外相關國家高度關注并積極參與;8月,東博會秘書處與第15屆東博會特邀合作伙伴坦桑尼亞、主題國柬埔寨駐華大使館緊密合作,在北京聯(lián)合舉辦了兩場專題新聞發(fā)布會,得到中外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在新媒體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東博會宣傳推介也時刻緊跟數(shù)字化步伐,組成東博會新媒體矩陣,充分發(fā)揮微博、微信快捷方便的優(yōu)勢,第一時間發(fā)布東博會相關新聞。與此同時開通臉書、推特賬號,讓海外受眾方便獲取東博會相關信息。在臉書上關于坦桑尼亞新聞發(fā)布會的帖子,閱讀量達到了112.6萬次。今年會期還將與廣西日報、廣西電臺、廣西電視臺合作,在展館現(xiàn)場搭建“廣西云”“廣電云”全媒體直播中心,組成東博會一線報道陣營,通過貴賓專訪、現(xiàn)場報道最新動態(tài)等多種形式,在線直播東博會。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介線上線下相互配合,講述中國—東盟合作共贏的故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NICE TV將全程直播2018年第15屆東博會,這個活動成為了東博會跨國直播的首次嘗試,受到中柬各界的高度關注。NICE TV將組建15人的直播團隊前往南寧。直播活動將從9月11日至16日,實施全程無間斷直播。這將在東博會媒體宣傳報道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備受關注。
一個盛會,催生了共享商機、互利共贏的合作盛宴,同時也拉近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距離。而通過這一系列“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務實舉措,許許多多務實的成果在東博會上誕生,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在東博會上演繹。東博會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傳遞中國對外開放好聲音也將越來越暢達,“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薪火相傳……
- 09-06南向通道推動中國—東盟..
- 07-17國新辦就第15屆中國—東..
- 03-14借力東博會 把握雙15契..
- 11-20李克強:推動中國—東盟..
- 09-18中國—東盟全方位合作不..